中山大学-康乐园
标题:
【中山医病理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之三:老教授风采
[打印本页]
作者:
ludaxia
时间:
2016-2-4 16:00
标题:
【中山医病理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之三:老教授风采
老教授风采
沈淑静
,女,教授,1952年为病理科主办的全国第二届病理高级师资班学员。1953年任病理教研室助教,从事教学工作和梁伯强教授研究工作助手。1960年调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继续病理教学和梁教授开创的鼻咽癌研究。曾任广东医学院副院长。
赵明伦,
男,教授,1952年为病理科全国第二届病理高师班学员。1953年任病理科助教。1955年调病生协助汤泽光教授创办全国首批病理生理教研室。1962年调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广东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和肿瘤研究室,继续从事病生教学与鼻咽癌研究。
罗安泰
,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53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分派北京工作。1956年入读病理教研室梁伯强教授的副博士研究生,研究课题是"坏死性肠炎"。1959年获副博士学位,留任教研室助教。1978升任讲师,1983年升副教授。曾参与《外科病理学》的编写工作。1989年退休后定居美国。
陈剑经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1958年研究生毕业(导师梁伯强院士)。曾任肿瘤研究所主任。现任中山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教授,广东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为癌症发生的分子机制(病毒致癌等)和癌细胞控制机理(生物基因治疗和天然植物抗癌靶点等)。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恶性肿瘤发生与发展基础研究》及国家级课题多项。创办《癌症》杂志(首任总编之一)。获国家、省部委和省厅科研成果奖共10项。
叶玉玲,
女,教授。1956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本科班,毕业后留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任教。1989-1994年任病理教研室主任,建立了每周一次的读片交流会制度,获多项省科委的研究成果奖(二等,三等)。参加《外科病理学》的编写及再版工作,是该书主要作者之一,该书于1999年获卫生部一等奖。
丘钜世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麻协顾问、广东省病理学会委员。从事病理研究,特别是骨关节病理、皮肤病理(包括麻风病理)研究数十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著百篇。专著有《骨关节肿瘤学》、《麻风》等,参编有《病理学》、《外科病理学》等多本。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次。
熊敏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留院任职。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主任;广东省病理学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广东省肿瘤学会委员,广东省非传染性慢性疾病防治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理事;中华病理学会常委;国家、省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较重要论著40篇。主编、主审、参编专著9部。获各级科研成果奖多项。
周慕珩
,女,教授,硕士生导师。1959年中山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留病理教研室工作,曾任教研室副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病理学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研究委员会委员、《临床和实验病理学杂志》编委,广东省及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长期从事临床病理诊断、病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编写专著5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4项,1993年10月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证书。
王念黎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1962年中山医学院本科毕业,1965年中山医学院病理解剖专业研究生毕业(导师梁伯强教授)。1972-1978年调返中山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组先后任助教和讲师。1978年到澳门镜湖医院协助筹办澳门首个病理室。2003年荣获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细胞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和杨大望教授基金会颁发“荣誉证书”;荣获中国抗癌协会临床细胞学专业委员会和杨大望教授基金会颁发“嘉奖”;2004年荣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专业功绩勋章”
钟思陶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1988年评为广东省优秀教师。长期从事病理诊断和病理学本科、研究生教学工作,特别在神经病理方面。1996年与黄如训教授合作论文“混合性中风”获卫生部国家二等奖,其他论文发表在省内外有关杂志十几篇。2000年与宗永生教授主编《病理学》,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中山医病理教研室主编《外科病理学》再版编委之一。
任超龄
,男,教授。生于1938年。1958年毕业于韶关市北江高级中学,同年考入广州中山医学院(六年制),1964年毕业后留校任职于名闻全国的中山医病理教研室,从事医教研工作。职从助教到副教授。曾参与全国医学院校病理教科书及外科病理学个别章节的编写工作,并先后发表了有关“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等论文十余篇。曾任病理教研室科研秘书多年,1978年至1988年间连任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分会病理学分会秘书长达十年之久。在任职期间先后在广州、汕头、湛江三地举办了三届广东省病理学术会议。同时还倡导成立了全国独无仅有的省级病理技术学组,多次举办省内技术研讨会。此外,还组织了并成为常规的广州地区每月的病理读片会,为促进广东省病理学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自1988年初赴美深造,先后在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病理科及纽约市西奈山医学院附属肝病研究中心做人酒精性肝病及动物实验病理研究工作,参与发表论文近十篇,至2010年退休。
胡瑞德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此后一直在中山医科大学从事病理学教学、病理诊断和科研工作。曾任两届病理教研室副主任。长期主管教学,参与编写第4、5版病理学全国统编教材。历任二届中华病理杂志编委。1983年在广东率先建立免疫组化实验室,应用于肿瘤病理诊断,同时进行肿瘤超微结构诊断。较长时间从事实验性肝细胞癌发生学等肝胚病理研究和专注于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著30篇,参与编写《高级病理学》、《外科病理学》等专业书。
林汉良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70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专业本科,曾任中山医科大学研究生处处长,中山医科大学基础学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特邀编委,《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委等职。长期从事病理专业的教学、临床病理诊断和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淋巴瘤的研究。曾获卫生部、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进步奖多项,广东省高校系统先进个人,中山一院医风医德标兵等荣誉。
陶瑜,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病理工作29年,专长临床病理。主要研究方向: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主持卫生部《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专家系统的建立》及其他多项科研项目。社会兼职:广东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曾获广东省高校电化教育先进工作者,中山医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山医科大学十佳教师,广东高校计算机多媒体优秀教学软件奖三等奖等荣誉。
文剑明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曾任中山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1988年毕业于汉诺威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曾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10项,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奖,获各级科研成果奖6项。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称号,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从事肿瘤病理,特别是骨肿瘤、肝细胞癌、中枢神经肿瘤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著150篇,参编病理学教科书和专著17部。培养了7名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3名博士后。
张萌,
主任技师。中山医学院梅县分院1978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任湛江地区卫校病理教师(病理医师)5年。1985年进入中山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实验室工作至2011年退休。深爱学生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欢迎。
总策划:
王连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主任 教授
薛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副主任 教授
韩安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副主任 教授
顾问:(排名不分先后)
董郡 教授
宗永生教授
凌启波主任技师
刘子君教授
熊敏 教授
胡瑞德教授
丘钜世教授
周慕珩教授
审阅:
宗永生教授
秘书:
张芬芬 老师
协办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病理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病理科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医院病理科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病理科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眼科研究所、病理科
【本订阅号为非盈利学术交流媒体,所有文章均会标注作者和出处,如有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所有者及时联系管理人员,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该文章,对已造成的损失,我们深表歉意!】
欢迎光临 中山大学-康乐园 (http://www.kangleyua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