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写】中山大学“草坪禁令”引争议:开放的大学抵得过人潮汹涌吗? - 校园快讯中山大学-康乐园

中山大学-康乐园

搜索
打印 【热点导写】中山大学“草坪禁令”引争议:开放的大学抵得过人潮汹涌吗?
  • 8406 查看:
  • 0 回复:
跳转到指定楼层

【热点导写】中山大学“草坪禁令”引争议:开放的大学抵得过人潮汹涌吗?

[复制链接]

183

主题

222

帖子

9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28
楼主
发表于 2022-3-8 23:1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点击上方“壹图壹材”关注我们


2014年5月,一份《中山大学校园管理综合治理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了中大草坪谢绝“休闲纳凉和游戏娱乐等行为”。2015年 12月11日,中山大学保卫处在微博ID“平安中大”上称“校园不能成为随意嬉闹的公园和乐园”、“校园应该高雅有品味”。

据有关媒体报道,中山大学的草坪现在是季节性开放,夏季拍毕业照的时候,以及校友回校留照纪念等“特殊情况”都可以“申请”进入草坪。

12月12日,针对中山大学(下文简称中大)的这种做法,中大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王进在微信公号“中大精神”写下了一篇名为《中大草坪问题是文化之争》的文章,文章顿时传遍了朋友圈。“大学草坪该不该围起来”成为了热议话题。


话题热议

赞成“禁止踩踏草坪


①  难得在城市中有这样一片葱绿,市民游客自然蜂拥而至。不少中大学子吐槽,一到周末,中大就变成了公园,草坪上人满为患,垃圾也跟着人流遍地都是。不少同学自然有所不满:“平时我们都小心呵护,中大的传统也是从不轻易踩踏大草坪,可是游客行人却堂而皇之地践踏破坏了。”

②  学校的发展方向,就是想让学校成为一块尽可能远离俗世的净土,我们无法做到像美国那样,荒郊野岭开个校园,直接免去了很大程度上游人的‘骚扰’问题,也因为自身文化和规划的约束,无法直接把学院插在小区里,所以只能一步步地来。这对于现阶段校内师生享受公共空间是不好的,但被‘棍棒’打的次数多了,有记性了,你才不会肆意践踏草坪,也才能让大学文化逐渐渗透到市井之中,才能让校内师生更加自由地享受校园的清新。

反对“禁止踩踏草坪
中大草坪问题是文化之争王进
……
如果把大学比喻为一个开放的文化广场,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广场上展示、沟通、践行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文化理想,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不断的融合、分化、再融合、再分化,大学的文化活力就是这么来的。谁也不必强求谁一定要跟谁保持一致,谁也没有理由和权力要求其他人一定要与他保持一致。如果你的文化理想和实践有吸引力、有感召力,自然会产生追随者、效仿者,自然就会逐渐传播开来,你就算不想这样,也是挡不住的;反之亦然。
……

中国的城市、中国的大学都普遍缺乏环境优美、适合互动的公共空间,而这样的公共空间对于在碰撞中产生新概念、新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中大的草坪是中国的城市和大学里少有的这样的环境优美、适合互动的公共空间。保护这样一个难得的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对于中大的师生及更广大的公众都是非常宝贵而且重要的。这样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的存在对于一个大学、对于一个社区的重要性和价值不是可以简单的用任何金钱和物质收益来衡量的。没有公共空间的社会建设是空洞的,没有公共空间的大学建设则是空虚而没有灵魂的。
……


讨论范本

但根据王进教授在《中大草坪问题是文化之争》的开头所说,重大的保安在校园内驱逐推着婴儿车的有人,甚至在校内住的老师也因为推着婴儿车而被拦截在校门口。照保卫处的这种做法,中大是不欢迎甚至拒绝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的。那么,大学应不应该对外开放呢?

范本1.

在上海,交大停车场被社会车辆占用,师生不堪其扰;在成都,川大食堂成了附近白领的蹭饭首选,教育津贴流失;在武汉,赏樱大军将武大挤得水泄不通。

如果熟视无睹,如此怪象势必将愈演愈烈;如果轻易说不,又会有无休止的指责找上门来。“由于学校所在地的停车场所有限,我们对外提供了几百个车位,但绝大多数预留给本校人员。”鲁斯·克里尔说自己并不反对外来者的“入侵”,但必须守住一根底线,即“确保不会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研究工作”。

前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这是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但是,包容何物,如何包容?遇到与学校利益、师生利益切身相关的问题,避免盲目武断的行政拍板,应当通过民主公开的决策机制,让广大师生参与其中,寻求最大多数的理解与认同。

范本2.

高校的大门要不要对社会开放?在国门都能敞开的今天,这个问题本不应成为问题。一来,我国很多高校都是公办性质,面向社会是题中应有之义。二来,高校是领风气之先的精神文明建设重镇,高校需要敞开的不仅是校门,还要在不干扰高校正常教学、科研秩序的前提下,开放图书馆、体育场馆、实验室等公共设施,这又何尝不是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

校方加强管理不是万能的,也需要市民的积极配合。作为公众,尤其是高校附近的市民,也要自觉遵守校方的规定,杜绝去校园遛狗、在校园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的行为。大学校门是不是对社会开放,取决于学校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一句话,校方和市民的心态都开放了,校门的开放就不应该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范本3.


美国许多名校都以“没有围墙”著称。哈佛大学的大门都无人把守,康奈尔大学风景如画,校园和图书馆都对外开放。羡慕之余,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些都建立在校园配套措施完善、管理手段先进的基础上,盲目开放旅游只会威胁校园安全,影响教学质量。

我国大学应更注重基础设施和校园安全等配套措施的建设,才能真正一步步走向“没有围墙的大学”。目前每日合理限制人流,不失为一个理智的办法。

(点击“阅读全文”,查看文章《中大草坪问题是文化之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站严禁讨论政治,FD,造谣,色情等信息,请遵守 《731论坛管理规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大学bbs论坛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网友发布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禁止一切非法,违规,色情,造谣等信息发布

Copyright © 2013-2014 731bbs.com 技术支持:731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