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声音|毛艳华副院长接受新华社《亚太日报》专访,谈自贸区亮点 - 校园快讯中山大学-康乐园

中山大学-康乐园

搜索
打印 中大声音|毛艳华副院长接受新华社《亚太日报》专访,谈自贸区亮点
  • 2846 查看:
  • 0 回复: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中大声音|毛艳华副院长接受新华社《亚太日报》专访,谈自贸区亮点

[复制链接]

185

主题

223

帖子

95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5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0:3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6年4月28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教授应邀赴上海陆家嘴参加2016自贸区论坛,期间接受新华社《亚太日报》专访。他表示,现在四个自贸试验区,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是很明显的。搞自贸试验区不是以往的开发区,不是纯粹的为了地方经济发展,而是看在新一轮对改革开放中能不能发挥制度创新试验田的作用。
自贸试验区为所在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流量
并且正在发挥它的区域辐射带动效应

亚太日报:自贸区对本地其它地区的经济带来何种影响?

毛艳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度创新的"溢出"效应这个层面。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两年半过去了,其他三个自贸试验区成立一周年,自贸试验区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是一个制度创新的外溢效应。近年来,我们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投资贸易更为便利,资金更便捷地流动。这些正是自贸试验区改革探索的内容,并复制推广到全国各地。

自贸试验区作为制度创新高地,也成为营商环境高地,因此为所在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流量。一周年来,各个自贸试验区都分布了成绩单。无论是上海自贸试验区,还是广东、天津和福建三个新成立的自贸试验区,其外商投资规模、对外贸易量和新增企业数,都占到自贸片区所在地市的一半以上,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例如,深圳通过前海蛇口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整个深圳的营商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进入2016年,自贸片区每天新增注册企业超过300家。同时,以金融为核心的高端服务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前海现象"和"前海模式"成为深圳经济特区研究的新课题。

从大一点的层面讲,自贸试验区正在发挥它的区域辐射带动效应。如天津自贸试验区对京津翼协同发展的带动作用;建设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对珠三角地区的带动作用,整个珠三角通过自贸试验区这个平台,企业更好地"走出去",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探索了更便捷的进出口模式。

自贸试验区它的亮点和卖点是为企业营商减少制度性成本

亚太日报:调研发现,自贸区的优惠政策,企业大都不了解。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毛艳华:这里面有一个需要澄清的误区。首先自贸试验区它的亮点和卖点主要不是在优惠政策上,而是通过制度创新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这样为企业营商减少制度性成本。例如办事程序减少了,节约了时间成本等。

站在企业的角度,他们当然关注有什么优惠政策。我们改革开放以来设立经济特区,建立开发区或各类经济功能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因此,许多企业还是会有惯性思维,想到自贸试验区就是优惠政策。当然,这也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本能。

当然,自贸试验区开展制度创新,就是要降低制度性成本,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与企业对政府的需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自贸试验区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来开展政策创新,要广泛宣传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政策。

亚太日报:影响各地自贸区申建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如对外贸易、保税港区、产业结构)?

毛艳华:自贸试验区是国家战略。现有的四个自贸试验区,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是很明显的。他们有很好的对外开放基础,拥有明显的区域优势。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双边或诸边的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商签的自由贸易区协定不断增加。国内设立的自贸试验区,当然要发挥探索开放型经济体制的优势,服务于构建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的战略。因此,只要服务于扩大开放的区位优势特色鲜明,扩大开放的基础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我认为都可以去申报建设自贸试验区,去争取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下一批自贸试验区更多的考虑的问题是把改革开放理念和区位特色更好的结合起来

亚太日报:差异化可能会在第三批自贸区申报中,体现得特别明显,目前更鼓励理念的差异化、本土化还是统一化?

毛艳华:自贸试验区建设要服务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战略,这个没有什么差异。既然都是自贸试验区,是必须按照自贸试验区的基本制度框架要求开展制度创新。

至于所谓的区域特色,只有更好地开展了制度创新,营造了更优的营商环境,其区域特色和区位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比如说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在与西亚、中亚的经贸合作中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那么如果通过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它可能会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这个大战略。同样,广西对于东盟的经贸合作很重要。所以我觉得下一批自贸试验区更多的考虑的问题是把改革开放理念和区位特色更好的结合起来。

亚太日报:目前区内人民币流动的自由度是否大于非人民币流动的自由度?

毛艳华:当然。自贸试验区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化,服务于人民币更好地国际化。所以自贸试验区便利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便利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跨境金融管理创新的制度为自贸区金融资金的流动提供了更多的政策保障,所以人民币资金更便利流动。

亚太日报:如何看待企业对报批门槛高,资金用途限制太多的诉求?

毛艳华: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是重点也是难点。金融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改革,要确保风险可控,而且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的目标之一是金融创新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因此,自贸试验区对跨境资金流动进行管控,自由贸易账户对本外币分账管理,确保跨境融资服务于实体经济。

注:亚太日报由新华社亚太总分社主办,总部位于香港。其业务范围全面覆盖中国及亚太地区,是新华社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施新媒体发展战略率先启动并迅速成长的新媒体聚合平台,目前拥有中文网,英文网,自贸区观察网,全球多语种新闻客户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车载电视节目,LED屏幕媒体,报纸型专刊,云报纸等各类形态的媒体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站严禁讨论政治,FD,造谣,色情等信息,请遵守 《731论坛管理规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大学bbs论坛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网友发布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禁止一切非法,违规,色情,造谣等信息发布

Copyright © 2013-2014 731bbs.com 技术支持:731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