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园建设的典范——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园规划建设
郑力鹏
--------------------------------------------------------------------------------
A Typical Campus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University in Modern times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hipai Campus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郑力鹏
Zheng Lipeng
摘 要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园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中国人规划建设的一所中国式的高校山水校园。对该校的历史概况和石牌校园的规划建设作了简要介绍,对校园规划建设的特点作了初步分析,旨在弘扬前辈们可贵的创造性实践,并为我国当前高校新校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校园规划 教育建筑 近代建筑
ABSTRACT Shipai Campus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was planed and constructed by Chinese during 20-30's of last century. This paper gives the brief account of this university and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its sipai campus, analysis the specialities of its planning and design, which could be used for references in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campuses in today's China.
KEY WORDS planning of campus,architecture of education,modern times architecture
中图分类号 TU98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3959(2004)06-00-00
国立中山大学是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等院校的前身,原名广东大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创办的。1932~1937年间,按照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在广州石牌地区规划建设了国立中山大学新校园,成为我国近代一所由中国人规划建设的、中国式的高校山水校园,在中国近代教育史和建筑史上具有特殊的价值,2002年广州市政府公布其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受广州市文化局委托,我们对国立中大石牌校园建筑的历史、现状与保护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藉此,简要介绍国立中山大学的历史概况及其石牌校园的规划建设情况,分析研究该校园规划建设的几个特点。
一 国立中山大学的历史概况
1924年初,孙中山先生以陆海军大元帅的名义下令创办一武一文两所学校——陆军军官学校和国立广东大学。陆军军官学校即后来骚声中外的“黄埔军校”,而国立广东大学主要由当时广东的三所高校组建而成,是我国华南地区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多学科大学。为了谋求学校的长远发展,孙中山先生在建校之初就确定以广州东郊的石牌地区作为学校的新校址。国立广东大学在孙中山逝世后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以下简称国立中大),很快发展成为学科较齐全、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冯友兰、利寅、丁颖等著名学者先后到校任教,毛泽东在广州进行革命活动期间,也曾应聘为该校附属中学的兼职教员。
为了适应学校的发展,1932~1937年间,按照孙中山先生的遗嘱,规划建设了石牌新校园,国立中大除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外,全部迁入新校舍。1938年新校园的建设因日军侵华而中断,但此时校园已基本建成,其规模之大、设施之完善、建筑之宏伟,受到国内外人士的称赞。在此期间,学校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设有8个学院(包括研究院)、31个系及一批附属机构,成为当时国内名列前茅的国立大学,在国外也颇有影响●[1]。
日军侵占广州期间,将校园作为驻军司令部,校园建筑及教学设备受到破坏。战后,国立中大几经调整、扩充,曾取得一批令人瞩目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师生们发扬“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的传统,使国立中大成为广州民主运动的中心。1949年10月广州市军管会接管国立中山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国立中大的文理、工程、农学、医学等院系,与中南地区其他高校相关院系合并,组成多所新的高校,其中以文理为主的中山大学迁往广州康乐园原岭南大学校址,中山医学院留在东山原址(后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现与中山大学合并),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学院(今华南农业大学)等仍在石牌原校址。
二 国立中大石牌校园的规划建设
国立广东大学创办初期,原有校舍“类多颓废,且散布市区,修学既不适宜,发展尤多阻碍。当大学创办之初,总理命邹鲁校长觅定石牌为建筑新校之区,因该地虽处近郊,不特风景清幽,即范围亦甚廖廓,若加以合理之设计,则藏修息游,嘉惠学子不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