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教授谢有顺谈 l 《这悲哀的高考作文题目》 - 校园快讯中山大学-康乐园

中山大学-康乐园

搜索
打印 中大教授谢有顺谈 l 《这悲哀的高考作文题目》
  • 3147 查看:
  • 0 回复: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中大教授谢有顺谈 l 《这悲哀的高考作文题目》

[复制链接]

189

主题

220

帖子

9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14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09:3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作文题(全国A卷)的形式还不错——用漫画作为作文材料,符合现在学生的接受风格,这样的题目好写,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至少据此完成一篇作文不是难事,也不容易跑题。
       但这样的题目有什么意义呢?我真是觉得这样的题目既肤浅,又无想象空间,与一个青年人应有的思考力极不般配。它看起来可以发挥考生的观察能力,每个人可就自己所观察的,审题、构思、找角度、表达观点,但它最大的局限是意旨简陋,指向性太明确,且有过于清楚的价值暗示,这种暗示甚至是结论性的,无非就是不要以分数高低论输赢,拒绝过于功利、严苛的教育方式,或起点低的哪怕进步一点也是进步,起点高的退步一点也会被另眼看待,要辨证看进步与退步问题——如果考生真这么写,又太一般,太没新意了,这是大家都懂的肤浅道理啊!结果估计就是千篇一律,都在说点小常识、小道理,而要独辟蹊径,要出彩,很难,要想关怀世运、纵论中国,更难。
       想想真是很悲哀啊,全国卷,高中生了呀,还出如此简单的、毫无思考力的题目给他们作文,数百万的青年,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共同探讨的不过是分数高低不是最重要的这种毫无思想光彩的话题,这个民族怎么会出思想家?怎么会有独立人格?这样肤浅的题目,就是拿来做中考题都显得太过简单了,何况高考!有一个老师说得好,古代的科举考试至少还引导考者去读四书五经,可今年作文题要引导学生读什么?我看什么也不用读,凭点小聪明足矣!
       现在,上上下下都在耍小聪明,甚至还鼓励大家耍小聪明,以致给高中生也出这种有点小聪明就会做的作文题,根本不关心他们读了什么书、有何个人创见,我有时想,在拉低民族智商的过程中,中国的作文教育真是起了极坏的作用!
       好的作文题理应蕴含思想深度,在思力上更应敞开无穷可能性,至少国家层面要有意做这种引导,而不是让这些青年都去重复那些一目了然的公共结论,都去靠一些小小的思想甜点过日子。毕竟,参加高考的都是些十八九岁的青年人了,该有相当的思想力了。可现在的出题者,故意设计把思考力往理科上引,文科呢,仿佛只需小学水平就行了,作文更是如此,抖点小机灵,套几篇范文,甚至掌握点作文的奇技淫巧就可以得高分。几十年了,都是这样,实在可叹!
      我当然知道,现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素质,作文能写得文从字顺都已是奢望,还谈何思想?成人尚且不读书,老师尚且无思想,又怎能奢望年轻学子迸发思想光芒?但现状终究是可以改变的,总要有人去尝试改变吧!尤其是国家级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岂能不断屈就当下学子越来越低的思想水平?它总要建立高标,供年轻人攀援。你向上引导,他们就会向上生长啊!
      作文是一个民族思想力的象征,太重要了,文明深厚的国家无一不重视作文的意义,并从小就着力引导学子热爱母语、学习以母语独立思考,而我们呢,从未真正把作文当作思想训练的工具,甚至还成了思想僵化、模式化的帮凶。因此,我赞成一些朋友的呼吁,作文应当单独考一场,否则不如取消!只有专场考作文了,中国人的母语水平才会真正提高!
      作文最终的目的是要解放考生的想象力,享受汉语之美,进而培养有独立思想的现代人。可现在,我们努力了几十年,似乎离这个目标反而越来越遥远了,一想到这点,我心里是很悲凉的。我希望来年的作文,能转换思路,以真正接续上中国文明的传统。中国以文取士、以策取士一两千年之久,作文成就何等辉煌,这样一个文章大国,可不能没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啊!
      (以上观点,媒体记者根据电话采访的录音整理而成)



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点评2016年高考作文题,(文章来源谢老师微信)


   — 贺翰诗歌—
长按上图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
关注励志哥,分享正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站严禁讨论政治,FD,造谣,色情等信息,请遵守 《731论坛管理规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山大学bbs论坛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网友发布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禁止一切非法,违规,色情,造谣等信息发布

Copyright © 2013-2014 731bbs.com 技术支持:731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1  

返回顶部